01.
一片小小的茶鲜叶中竟有如此丰富的内含物质:
㈠茶叶内含物质总体分为两大类:
水分:占总物质含量的80%左右;
干物质:占总物质含量的25%左右;
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大部分在“干物质”中。
干物质的细分:
有机化合物,占总物质含量的90%左右;
无机化合物,占总物质含量的10%左右;
有机化合物的细分:
茶叶中“有机化合物”约有12大类,它们是:
占干物质总量的20%~35%;
占干物质总量的20%~35%;
干物质总量的1%~4%;
干物质总量的2%~5%;
干物质总量的20%~25%;
干物质总量的4%;
干物质总量的4%;
干物质总量的8%;
干物质总量的1%;
干物质总量的0.02%;
干物质总量的0.6%~1%;
(占比暂不祥);
02.
茶叶中的各种呈味物质:
主要呈味物质的思维导图
㈡茶叶中形成“甜味”的主要物质:
水溶性碳水化合物;
水溶性膳食纤维;
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细分:
“水溶性糖类”主要有:
多糖、单糖、寡糖等。
㈢茶叶中形成“鲜、醇、爽”的主要物质:
游离氨基酸;
茶黄素;
“游离氨基酸”的细分:
蛋白质氨基酸;
非蛋白质氨基酸;
“蛋白质氨基酸”的细分:
茶叶中含量最高的五种氨基酸:
茶氨酸、谷氨酸、天冬氨酸、精氨酸、丝氨酸。
茶叶中含人体必需的六种氨基酸:
赖氨酸、苏氨酸、笨丙氨酸、亮氨酸、颉氨酸、异亮氨酸。
㈣茶叶中形成“香气”的主要物质:
(目前为止分离出的香气物质约有多种)主要有:
“芳香油”物质,绿茶的清香主要来自于此;
低沸点、低级的、“醇醛类”物质,茶叶中的青臭气主要来自于此;
高沸点、高级的、“芳香的樟醇”物质,茶叶的香醇主要来自于此;
“茉莉酮化合物”,茶叶的茉莉花香主要来自于此;
“吡嗪类化合物”,茶叶的焦糖香主要来自于此。
㈤茶叶中形成“苦味”的主要物质:
生物碱类:咖啡碱、可可碱、茶叶碱等。
㈥茶叶中形成“涩味”的主要物质:
多酚类物质:儿茶素类、花青素类、黄酮类、酚酸及缩酚酸类。
㈦茶叶中形成“酸味”的主要物质:
有机酸细分为:
脂肪酸;
二羟酸、三羟酸等。
脂肪酸又细分为:
戊酸;
癸酸;
乙酰酸;
棕榈酸;
亚油酸;
二羟酸、三羟酸、又细分为:
苹果酸;
柠檬酸;
琥珀酸。
03.
最后回顾一下:
一片茶鲜叶中的主要内含物质分为:水分、干物质、两大类。
干物质又分为:有机化合物、无机化合物、两大类。
干物质中的“有机化合物”主要包含12大类。
茶叶中的“甜味”主要来自于茶叶中的→水溶性糖→主要有:多糖、单糖、寡糖等。
茶叶中的“鲜、醇、爽”味,主要来自于茶叶中的→游离氨基酸、茶黄素等物质。
茶叶中的“苦味”主要来自于茶叶中的→生物碱类→主要有:咖啡碱、可可碱、茶叶碱等。
茶叶中的“酸味”主要来自于茶叶中的→有机酸类→主要有:脂肪酸、二羟酸、三羟酸等。
茶叶中的“涩味”主要来自于茶叶中的→多酚类→茶多酚→主要有:儿茶素、黄酮类、花青素类、酚酸及缩酚酸类。
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