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茶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鸣虫葫芦 [复制链接]

1#

匏器从各种生活器皿到文房用具乃至赏玩之物,应有尽有。有些经过收藏者长期把玩摩挲的传世器物,更给人以古朴、凝重的美感。葫芦所具有的特殊质地和色泽,洋溢着一股清新自然之气,给人以古朴、凝重的审美感觉。老熟的葫芦色*如金,时间愈久,其色愈重。再加上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,包浆最后达到紫润光洁的程度,古色古香,令人赏心悦目。不过在当下,最受人们推崇的还是匏器虫具。虫具以其典雅别致最受鸣虫爱好者和收藏者的珍惜。最讲究的是口和盖,锯掉葫芦的上半部,配上紫檀、红木或象牙的口,再配上玳瑁,虬角或象牙的蒙芯,畜养蝈蝈的还要在口内装一个用*铜丝盘成的胆,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虫具。尤其是清代精品,文物价值颇高,在拍卖市场中属于文玩杂项一类。

虫分阴阳。阴虫又被称作“黑虫”,以油葫芦为代表,油葫芦在自然环境中喜阴湿,对温度要求不宜太高;阳虫又称作“白虫”,以蝈蝈为代表,它在自然界是生活于植物的高处,尤其喜欢晒太阳,天越热叫得越欢,与蟋蟀喜阴暗的习性正相反。

阴虫、阳虫习性差别大,养虫的葫芦自然也就得做出相应“分工”。

荸荠瘪阴虫葫芦

棒子蝈蝈葫芦

在器型上蝈蝈葫芦与黑白虫葫芦最明显的差异在底部,底部比较小、甚至是尖的葫芦多用来蓄养“阳虫”,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出叫;而底部一般鼓出来,多为圆形的葫芦为“阴虫”葫芦,这是因为阴虫的居所需要砸底,不同的鸣虫,不同的葫芦形状,砸出来的底也略有差异。

勒脖葫芦属于鸣虫葫芦的一种。其特点是在葫芦生长期、以模具固定葫芦某一部位,使该部位能够按照人们意愿生长,其余部位则不予干预、依旧自然生长而成。这类葫芦是一种介乎本长与范制之间的存在,因此又被称为“半范制”葫芦。勒脖选用的葫芦品种为瓠子。(瓠子为本属植物葫芦的变种,果实粗细匀称而呈圆柱状,直或稍弓曲。)选种时应选择形状细长且挺直的葫芦做种,放弃体形粗大、弯曲的葫芦。因为勒脖工艺仅控制勒范部位的生长,若该部位以下长得过于粗大,与勒范处不成比例,则葫芦就成了废品。

鸣虫葫芦兼具实用与观赏两重价值,挑选葫芦也应该从这两个角度来考虑。

花范鸣虫葫芦、

花范,范模刻成各种图文的形态,葫芦通过花范培育,便可获得各种人物、花卉、鱼虫、山水图案和文字及各种造型的器物。

花范葫芦的制作需要用到模具。模具是用石膏做的,它们里边的花纹和长成的葫芦相反,所以也叫阴模。将以不易变形的硬木为原料雕刻而出的带有精美图案的阳模(行里边又叫撞子)搁到器皿当中,往器皿中倒入石膏。石膏干了之后,将撞子扽出,余下的部分就成为了套葫芦用的阴模。

将幼小的葫芦(葫芦结果1个月左右,长到20厘米大小的小葫芦为宜),纳入刻有阴文的范模中并留出其生长的空间以后,用线绑紧实。为了防治坠落,还要把葫芦挂好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模子和葫芦的长相越相似越好,不能乱点鸳鸯谱。由于范制葫芦的造型各异,对葫芦的品种和形状也有要求。

瓠子结实之初,容易长得歪斜,所以当其开花时,就应该将花扶正,令花蕊垂直向下,这样长成的葫芦较为周正;否则,即使葫芦粗细合适,却歪斜难看,仍不成器。

一把好葫芦,打眼一瞧,整体必定和谐、顺畅,各个部位端正无偏斜,不亏翻儿(翻儿足才能出音)、不缩脖(基本上能伸得下两个手指头)、肚要圆(否则蝈蝈挺不开身,影响出音)。

一把好葫芦,上手感受,握感必定“坚厚”,以指甲按压表皮,了无痕迹;加力紧握,内壁不会“噼啪”作响。表皮内的“胎”与“里子”,触感则绵软、有弹性,正所谓“糠胎、缎子里”。

鸣虫葫芦成熟后,首先要做的就是开模与打皮(本长葫芦没有开模一说),然后经过晾晒就可上市。但从上市到进虫,还必须经历下面几步程序:

处理过里子的葫芦

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葫芦生虫。刮里的方法很简单,先用热水浸泡里子约5分钟,而后用木勺探入葫芦内部,轻轻刮掉凸起的部分,刮完再用热毛巾压一遍里子。首先是刮里。所谓“刮里”,就是将葫芦的里子全部刮掉,只保留葫芦的木质胎体,

“三合泥”内包括*胶泥、细沙以及陈年石灰各一份,掺雨水和成。砸底是为蟋蟀创造一个较为接近自然的环境,以利其生长。(阳虫葫芦无需砸底。)其次是砸底。砸底就是在阴虫葫芦的底部装入“三合泥”,而后抹成斜面(泥底斜面与水平线成40°-45°的夹角为最佳角度)。

最后是刷里。刷里子也被称为浆里子,就是用儿茶,白芨,石榴皮熬成浆涂在葫芦内壁,起到防蛀、防咬的目的。以前葫芦作为主要的蓄虫工具,其实用性要大于观赏,因此大家都喜欢刷里子,这样看上去虽然不太好看,但避免了很多日后的烦恼,一劳永逸。

葫芦养虫,装配部件必不可少。这里的部件包括:口、框、蒙芯或盖。

装配的第一步是“落翻儿”(脖子以上喇叭口即为“翻儿”)。“落翻儿”就是用工具把葫芦“翻儿”以上的部分去掉,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出音效果,二是为了配口框后更加美观。“落翻儿”一般要求口框的直径比葫芦肚的最大直径大出5-8mm,这样配上口框后会显得整体协调,不会头重脚轻。

装配的第二步是“装口框”。口框材质以木质最多,骨质次之。木质口框物理性能较稳定,价格便宜;骨质口框较为高档,但易受温度影响导致开裂。安装口框时,需在接触葫芦的一面涂抹乳胶,安装后用力按压,静置24小时即可。后期如想更换,用热毛巾捂住口框,待乳胶软化就能卸下旧口框。切忌使用粘连。

鸣虫葫芦比较娇贵,尤其是使用多年的老葫芦,纤维质老化,极易破碎。使用葫芦时要轻拿放,揣入怀中时要注意是否放在了实处,存放时不可置于高处或平滑之处。不用时要将其置于干燥通风之处,夏天多雨季应经常拿出晒晒太阳。

葫芦重在保养

人们蓄养鸣虫,毕竟是用来听声音的。

好的鸣虫葫芦,好似一套优秀的音箱,能放大叫声、吸附杂音。阳虫引吭高歌,它把声音过滤、放大,听起来是如此洪亮、干脆。阴虫低声浅唱,它让声音酝酿、层叠,组合烘托,听起来却是异常柔和、圆润。

前面提及的“紫润”,正是古人对葫芦皮色的精妙概括

好的鸣虫葫芦,由新变老,色泽会从淡*,渐渐由浅入深,由*变红,由红变紫。这种悦人的色泽,散发出古朴、凝重的自然之气,愈发显得端庄、大气,让人爱不释手。

为了养虫听声,人们偏偏让这天然物件,按照人的心思长出这许多形状,完全突破了常规的思维界限。而这些依据工业流程结出的自然之果,摒弃了随意生长的弊病,生长得无比规整。

火绘与押花,大概是流传时间最久、流传范围最广的两项葫芦工艺,由古至今,这两项技艺领域诞生了众多的工艺大师,正是他们孜孜不倦的努力,让这些本就不平凡的虫具,显得更加华贵。

本文用了较长篇幅,针对鸣虫葫芦,在实用与观赏两个角度,进行了回顾与总结。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养虫旺季中,能对广大玩家与爱好者们,起到一些有益的参考作用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